2022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排行榜:内河港口亮点频现,九江港、武汉港增速显著提升

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

由资深作者**姚品**带来的最新消息,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了2022年度我国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的详细数据。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包括25个沿海港口以及17个内河港口在内的共42个主要港口,其货物吞吐总量达到了惊人的127.9亿吨,这一数字占据了全国总吞吐量的约80%。

港口吞吐量对比图

总体来说,2022年全球经济受疫情和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的影响,大宗散货市场波动不定,这些变化也反映在了各个港口的吞吐数据上。多数港口的吞吐增速有所下滑,甚至有负增长的情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22年汽车出口的繁荣,港口的滚装业务量大幅攀升,比如唐山港、烟台港、福州港和连云港港等,它们的货物吞吐量也因此实现了更高的增长率。

为何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吞吐量包含了内河港的数据,而苏州港却没有呢?其实,并非标准不一,而是因为交通运输部对各港口的管理规划有所不同。苏州港本身就属于内河港口,而“苏州内河”的数据是独立于主港统计的支流数据,所以需要分开计算。

内河港口吞吐量排行

在内河港口方面,排在前10名的依次是:苏州港(第1)、泰州港(第2)、江阴港(第3)、南通港(第4)、南京港(第5)、镇江港(第6)、九江港(第7)、苏州内河(第8)、芜湖港(第9)、武汉港(第10)。与2021年相比,九江港、芜湖港和武汉港的排名都有显著提升,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特别是**九江港**,其2022年的吞吐量达到1.8亿吨,同比增长高达19%,全年投资项目投入41亿,新增码头泊位17个,货物年通过能力增加至7087万吨。同时,九江港加强区域航运中心的统筹协调,提升物流效率,扩大中转运输量,巩固了大宗干散货运输的中心地位。

另外,**武汉港**自从2021年湖北省港口集团成立以来,发展迅速。2022年,湖北加大港口资源整合力度,加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航线开发和新业务如整车坐船出海,构建多层级的江海联运网络。在此背景下,武汉港与宜昌港分别以11.9%和8%的高增速,位列榜单增速榜前列。

相较于沿海港口,内河港口的吞吐量波动性更大。虽然2021年大部分内河港口的增速可观,但2022年却明显放缓。这不仅受到华东、华南地区因疫情导致的港口生产放缓影响,更重要的是内河港口的发展往往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贸易规模紧密相关,作业货物类型较为单一,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度较高。

尽管如此,吞吐量只是评估港口表现的一个指标,服务水平的高低和集疏运体系的完善程度,将在未来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让我们期待江苏港口,尤其是九江港、武汉港在未来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原文来源:港口圈

版权信息

本文由AI助手根据原稿整理并优化,未经许可禁止复制传播。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