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发布,描绘未来港口发展蓝图 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设定2025、2035及2050年发展目标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网”)11月13日发布消息,交通运输部携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具有前瞻性的文件设定了详细的阶段性目标,旨在推动中国港口业的整体升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阶段性目标概览
至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绿色、智慧、安全发展实现重大飞跃,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升。 至2035年,全国港口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港口普遍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几个关键枢纽港口将成为全球一流的港口,引领全球港口的绿色发展和智慧转型。 至205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形成多个世界级港口集群,发展水平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六大重点任务详解
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强化港口核心功能,优化供给体系,提升综合服务效能,特别关注多式联运的发展,到2025年,重要港区的铁路进港率将达到60%以上,而到2035年,大部分重要港区将实现铁路进港,铁水联运的比例将大幅上升。
绿色港口建设:解决环保问题,强化污染治理,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提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到2025年初步形成完善的防治体系,主要港口的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到2035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智慧港口建设:抓住科技变革机遇,推动港口向创新驱动转变,构建智能港口系统,推进智慧物流,预计到2025年,部分沿海枢纽港将实现全面感知和智能协同,到2035年,枢纽港的智能化系统将基本完成。
开放融合与发展:促进港口与航运、城市间的深度融合,优化口岸环境,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平安港口建设:增强安全基础,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到2025年,港口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到2035年,主要港口的安全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代化治理体系: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法规政策,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设立16项评估指标,引导港口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确保地方各级政府将港口发展融入整体规划,确保任务执行到位,同时鼓励各港口根据自身特性制定策略,避免盲目扩张。 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海域和土地使用等方面,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推动一流港口建设的强大动力。 创造良好氛围,通过舆论引导和树立典范,推动港口文化发展,参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行世界一流港口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